专家推荐
当前位置:首页 - 医院动态 - 视力不好不一定都是近视
责任编辑:admin 日期:2018-09-11
大多数人对视力常有一种错误认识,以为眼睛看不清楚、模糊就是近视,其实视力不好并非都是近视。市人民医院眼科视光专家宋磊主任技师介绍,除近视外,远视或散光及其它眼部疾患都可能造成视力不良。视力很好,并不表示眼睛没有问题,如,青光眼、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,初始的中心视力皆正常,唯有经眼科医师诊查后才知道有上述疾病。
在检查的时候,有时需要借助散瞳药物才能进行。
什么是散瞳,为什么要散瞳?
宋磊介绍,散瞳是使用药物让眼睛的睫状肌完全麻痹、失去调节作用,瞳孔散大后,眼科医师可进行眼底病的诊治、近视眼术前检查和验光等操作。
宋磊说,瞳孔作为光源进入眼内的第一道门,在生理条件下它会自动的开大或缩小,以保持一定的光亮进入眼内,使人能在不同亮度的环境中尽可能的看清物体。眼底检查和治疗时当一定强度的光源进入眼内,因为上述反射瞳孔就会缩小,就像开了一条缝的幕布,眼科医师只能看到其中一部分,无法看到全貌。而散瞳就好比拉开舞台的幕布。眼科医师通过设备把光源射入眼底、看清眼底全貌,并根据发现的眼底异常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。
哪些检查和治疗需要散瞳?
宋磊介绍,近视眼手术在术前检查中都需要进行散瞳,一是排除眼底疾病,二是验光。根据散瞳验光结果,次日或手术日再次复查小瞳验光结果,比较调节放松前后屈光度数是否有差异,精确微调散光及散光轴向,再次确认较佳矫正视力,然后根据患者其他眼部检查参数,设计、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,因此,散瞳在准分子手术术前检查中是非常重要的。
当散瞳用于验光时,宋磊指出适用于以下情况:
1、12岁以下的儿童。因为其调节作用很强,如果不散瞳验光,屈光度数会有不同程度的误差。
2、12~40岁的近视、远视或散光患者,原则上第一次验光都要散瞳,第二次验光时,如度数改变不大,可根据原来的度数进行小瞳验光后加减。
3、眼底和屈光间质检查均正常,而视力较差,需要用散瞳验光的手段来排除有无屈光不正者。
4、比较复杂的屈光不正,如高度近视、高度远视或高度散光,近视或远视合并散光。
5、青少年视力不稳定,视力一会儿好,一会儿差,怀疑为假性
近视者。这种患者一旦散瞳,调节作用消失,假性近视也就随之消除。
本站疾病常识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,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。如需要详情咨询可直接进入在线咨询,如医生忙线,可直接将问题留言、预约、或拨打咨询热线:0539-8216086